罗必良:在土地上写下“三农”文章|岭南学人
1962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现为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院长、首席科学家,2022年被聘为华南农业大学首位“文科资深教授”。
在生态经济、区域经济、制度经济及农村经济组织等领域都有创新性贡献在理论研究和创新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特别是广东的实际,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行动方案和政策措施,助力加快乡村振兴和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身为“农民的儿子”,努力跳出农门后却转身回到田地,致力于“三农”问题研究,这是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院长、经济学家罗必良的轨迹。从农村到城市,他是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起的一代,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努力推动中国农村改革深入发展,用自己毕生所学,在白纸上也在大地上书写“三农”的文章。
罗必良出身于湖北监利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和万千农家孩子一样,他自幼便下地帮助父母分担农活,放牛、割草、挑水、捞鱼……在罗必良童年的记忆里,干农活占据了大部分时光。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辛苦且低效,罗必良决心用知识改变现状,“我立志要跳出农门,见识外面广阔的天地。”
1977年高考恢复,彼时罗必良刚进入高中,学校条件简陋,大部分需要自学,罗必良首次的高考成绩并不理想。“不行就再考一次。”第二年,罗必良作为县级中学的跟读生插班就读,用“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取得了高出一本线多分的成绩,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罗必良深知农民的不易,他下定决心要改变农民的境况,填报志愿的时候,他毅然报了华中农学院(现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经管专业,“怎么样才可以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某一些程度上而言,我学农业经济可能就带着这样的使命。”
在西南农业大学攻下硕士研究生学位后,罗必良来到农村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任教,在此期间,他接到了一项特殊的任务——参与《中国21世纪议程》编制。
这份根据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所制定的文件,后来对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发展战略起着纲领性的指导作用。作为一名农业经济学者,在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时,“贫困与发展”的问题始终萦绕在罗必良心头。
就这样,罗必良的首本专著《从贫困走向富饶》应运而生,这本书从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入手,对土地贫富问题进行了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方位的剖析与追寻,“中国在经济和生态上都不富有,如何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型是我试图在书中讨论的基本话题。”
1993年,在一次学术会议上,罗必良遇到了时任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温思美,了解到无论农业还是经济,彼时的广东都是改革创新的前沿之地,罗必良坦言,驱使自己南下最重要的因素是广东当初的农村改革走在全国的前列,对自己的研究来说是很好的样本。
1994年,年仅32岁的罗必良破格晋升为当时广东最年轻的教授,他的研究方向也逐渐转向产权与制度经济学研究,组建起了“中国农村经营制度”研究团队,用来自全国范围内的2000多个农户样本编织起一幅现代乡土中国的图景,让中国农地制度变革的基本方向清晰起来。
实际上,作为一名经济学家,罗必良的研究领域算得上广泛,但是若以经济学为经、制度分析为纬便可看出,农村、农业与农民的“三农”问题始终是罗必良研究的主线,占有核心的地位。
“我是农民的儿子,因而我从不放弃我的启蒙专业农业经济学,我总在奢望以自己的方式为农民做点什么。”在广东省首届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家颁奖大会上,罗必良这样说道,田间地头中的奋斗自然成了他从事理论研究的源头活水。
在理论研究方面,罗必良首次提出“技术生态学”,同时关注县域经济竞争,主张以县城为中心推进农村城镇化;在制度经济方面,罗必良主编出版的《新制度经济学》是我国新制度经济学领域首部专著型教材,被多所大学指定为专业教材和阅读书目。
罗必良还是一位“拿奖专业户”。自来到华南农业大学以来,罗必良先后主持130多项科研项目,出版专(合)著51部,收获国家级与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等在内的各类科研成果奖励70余项。
“一花独放不是春”,研究之余,罗必良格外重视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曾担任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的他挑起科研、教学、研究生培养等多个担子,对待学生一丝不苟,“我常告诉学生要读两本书,一本是文字的,一本是实践的;要写两篇文章,一篇写在白纸上,一篇写在大地上。”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深刻理解其背后的文化机理。岭南文化的开放性、兼容性与开拓性,尤其是对创新精神与契约精神的尊重,构成了广东市场范围继续扩展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核心密码。
近日,广东一女生穿上弯刀裤后直接绷不住了。网友:解决大家没有O型腿的问题。
潮汕英歌与海阳大秧歌同台斗舞,二者气势各异,一个靠动作,一个靠呐喊,网友:看了一场跨越南北的非遗“对话 ”
潮汕英歌与海阳大秧歌同台斗舞,二者气势各异,一个靠动作,一个靠呐喊,网友:看了一场跨越南北的非遗“对话 ”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机器人快步“走向”我们的日常生活,终端操作秀不停,而对于生产厂商来说,则到了“比量产”的阶段。记者在珠三角地区走访中了解到,多个机器人厂家的订单出现爆发式增长。
3月26日,国家体育总局:周继红按国家相关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她曾力排众议让全红婵参加东京奥运会。(综合光明网、广州日报)
国家跳水队领队周继红正式退休 3月25日,国家体育总局官网公布干部调整信息:免去周继红的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国家跳水队领队职务,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办理退休手续。周继红在任期内率队斩获46枚奥运金牌,并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包揽全部8金!如今60岁的她正式结束执掌中国跳水队27年的光辉历程。#周继红办理退休手续 #中国跳水历史上首位奥运冠军
3 月 20 日,长江和记发布的财报中,这句看似轻描淡写的表述,成为李嘉诚团队最核心的 “自证”论据。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 年长和总营收 4766.82 亿港元,港口业务收入 452.82 亿港元,虽同比增长 11%,但在零售、财务投资等板块面前,确实显得 “微不足道”。
死刑!山东两名女幼师出租屋遇害案二审维持原判,遇害者家属:终于能告慰女儿
3月26日,潇湘晨报记者从家属处获悉,山东两名女幼师出租屋遇害案二审宣判,对凶手李某勇维持一审死刑原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