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紙/廣告面紙包
产品中心

预制风何以席卷年轻人

詳細介紹

  无繁复仪式、无豪华排场、无冗长流程。年轻人开始对婚礼中各种不符合自己心意的流程频繁改造,最终效果是办“令自己满意的婚礼”,享受着极简主义带来的纯粹快乐。

  近日,一位河南姑娘提前十几天拍摄婚礼晨袍照的趣事登上了热搜,“预制风还是吹到了婚礼圈”话题引发社会关注。据了解,这位姑娘为了错开摄影师的十一档期,也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婚礼当日事项太多,将晨袍照的拍摄时间从婚礼当天的10月5日,提前到9月20日。

  她的做法看似有些“离经叛道”,背后却反映出年轻人对时间管理的精打细算,对生活的自主规划。

  我们该怎么样看待“预制婚礼”?又该怎么样看待这股正在席卷生活方方面面的预制风?

  有人赞同“预制婚礼”省时省力,也有人担心失去体验感。实际上,新人把拍摄晨袍照这一环节拆出来提前准备,并非删除或者跳过,不仅切切实实去参加了,还能有更多时间享受婚礼的每一刻。小小机灵,仿佛找到了生活的另一种解法。

  流程拆分了,负担减轻了。婚礼对于新人来说有着美好的A面,同时也有着忙碌劳累的B面。一场婚礼忙下来,能够说是身心疲惫。而婚礼早晨的梳妆盥洗环节常常需要新人两三点钟起床,后续事项安排紧锣密鼓,令经历者不堪其劳。把这一环节拆分“超前点播”,照片拍摄没有了时长限制,新人在婚礼当天的负担也能减轻,还为当天的其他拍摄安排留出了宝贵时间,实现了时间管理上的优化。

  婚礼更简单,快乐更纯粹。有的人觉得“预制婚礼”是“95后”“00后”整顿婚礼圈,不按套路出牌。实际上这内含了一种极简主义。现代年轻人的态度越来越开放多元,不少新人更青睐“三无婚礼”:无繁复仪式、无豪华排场、无冗长流程。年轻人开始对婚礼中各种不符合自己心意的流程频繁改造,最终效果是办“令自己满意的婚礼”,享受着极简主义带来的纯粹快乐。爱情的真谛不在于外在的奢华,而在于两颗心的紧紧相依。

  新人有新意,多元又多变。除了“预制婚礼”之外,当下结婚的年轻人正在追求并引领“婚礼自由”。譬如,宠物送戒指、校服新娘、碳中和婚礼、cosplay电影等等。眼下的年轻人对婚礼的意义有着多元化的解读,他们用轻松愉快的方式,表达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彼此的承诺,透露出的是追求爱与自由的态度,追求精神与价值的双重满足。

  “预制风吹到了婚礼圈”的走红,让人不禁联想到前段时间一直挂在热搜上的话题“预制朋友圈”。“预制朋友圈”是指事先精心炮制图文,进而选择在特定的时间发布朋友圈。通过延后发布时间,“赛博延长”旅游时长,实现“出去玩一次,回来发五年”,以此营造一种持续在线的生活状态。

  其实,“预制朋友圈”的说法只是新瓶装旧酒,本质上与“毛坯人生与精装朋友圈”“出片为王”等热点无异。它们共同揭示了年轻人在当下社交生态中的某种深层需求——一种对理想化自我展示的渴望,以及对社交资本累积的隐性追求。这些现象不单单是技术赋能下的个人行为选择,更是时代心理的一面镜子。

  获得认同的需要。美国著名学者戈夫曼提出的“拟剧论”认为,人类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展现乐于被人接受的行为,隐藏属于真实自我又不符合他人期望的行为。社交平台就像用户表演的“前台”,用户的分享行为本质上是一种“表演”。用户通过有选择地自我呈现来进行印象管理,构建符合自己和他人预期的“人设”,获得“鲜花”与“掌声”,来提升自我认同感。

  “理想自我”的刻画。有人说,我们任何一个人都希望在社会化媒体上呈现出最好的自己,追求一种理想化的自我表达。“预制朋友圈”可能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方式,它更是一扇窗口,折射出个人对于理想自我的刻画与探索。一方面,通过预制精心打造经营朋友圈,让朋友圈成为展示个性追求和生活理想的重要窗口。另一方面,这也何尝不是一种鞭策、一种自我探索,让我们将“精装”“预制”变成现实。

  这可以说是一种“讨巧”的选择,但是,如果在“预制朋友圈”的过程中过分追求“精致”,最终让发社交平台沦为机械化的情感互动,让发布者成为单纯追求点赞量或流量的工具人,那就得不偿失、本末倒置。

  自我展示走向情景崩溃。被认可是人的一种心理需求。而社交媒体,恰恰放大了人们被认可的欲望。文字图片处处精美,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打造维护“人设”的压力和成本、过度关注他人的评价和认可、陷入“比较文化”的漩涡,让人逐渐迷失自我,甚至失去面对真实的勇气。

  信息过载引发社交倦怠。因紧密而产生依赖,因依赖而产生倦怠。跟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社会化媒体上的“噪音”慢慢的变多,一位博主便选择关掉朋友圈自救,起初她总是容易被朋友圈里形形的生活状态所影响,嫉妒他人的生活,后来为摆脱这样的不积极的情绪,她选择“断社交”,重新开始和自己相处。

  不知不觉间,“预制”一词已经拓展到各行各业,从预制菜到预制建筑,再到预制演唱会、预制朋友圈、预制婚礼……预制风无孔不入。

  “预制”何以兴起?今年上半年,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4.8%的受访青年感觉自己的生活开启了“倍速键”。忙碌、快节奏的“倍速生活”让人们更加渴望快速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这催生了快速消费文化的兴起,而“预制”也因其高效率、可控性得以迅速向各行各业铺开。

  难道万物皆可预制?笔者以为,“预制品”只是我们提高效率适应快节奏生活的工具,我们永远是“预制”的主人,不应被“预制”所裹挟。

  亲历更具意义。社会化媒体上所展示的常常是创作者想让他人看到的,并不全是事物的全貌,有时候甚至存在着“虚假繁荣”。有的人表面风光无限,背后所经历的或许并不为外人所知。我们应该真正走进生活,感受各式各样的风土人情,将所感所闻转化为推动我们坚定向前的力量。

  真实更显珍贵。朋友圈、婚礼可以预制,但人生却无法虚拟。生活才是最宝贵的经历,他人眼中的艳羡并不可以真正充盈空虚的心灵。人生本并不完美,生活的肌理本就有着粗粝的一面,不必为了追求表面的完美或迎合他人的期待而戴上面具。真实,永远可以让我们珍视。

  自洽更有价值。如果被“预制”裹挟,我们向外输出自我、向内审视自我的通道就会被侵占。而想要真正认识自己、探索自己,积极客观展示自己,最重要的还是“自洽”,明白自己真正所需要的、所追求的,并全力以赴、奋力拼搏,蜕变成更好的自己。

  在“倍速生活”成为新常态的当下,我们更应警惕过度追求表面光鲜而忽略生活本质的风险,应专注于寻找更真实、深入的社交连接方式,让社交成为促进个体成长与情感交流的桥梁,而非仅仅是展示与比较的舞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明年重点任务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全方位扩内需”“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一系列任务如何落地生效?明年的经济发展如何破局?

  12月17日晚,“廉润南粤·清风鹏城”深圳市廉洁文化专场演出在深圳广电集团1800演播大厅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玲,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赵勇出席活动。上述信息数据显示,赵勇已任深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独家获悉,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电影《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扮演者谢芳,于今日(12月19日)凌晨2时14分在北京安贞医院逝世,享年89岁。谢芳的儿媳妇李海平向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证实了这个消息。

  据广东省地震台网测定,12月19日13时26分19秒在广东汕尾市海丰县发生2.4级地震,深度10千米。

  2024年12月19日,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四川省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杨克宁受贿、非法持有、弹药一案。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当地时间12月18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到4.25%至4.50%之间,符合市场普遍预期。此前,美联储于当地时间11月26日公布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11月6日至7日的会议纪要。

  但是话说回广东,那真是全国抑郁症比例最低的地方,我还以为沿海开放家长开明工作环境好呢,没想到看完网友的分享,广东真的稀奇古怪,反正总有办法治一治你!